本網訊 7月2日至3日,我校2025年新入職教職工崗前培訓集中校本培訓階段在白云山校區舉行。我校新入職教師齊聚一堂,在國際會議廳舉行開班儀式,新入職教職工崗前培訓周正式開幕。89名新入職教職工參加培訓。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申明浩出席本次培訓會。

新入職教師宣誓儀式
申明浩為新入職教職工講授崗前培訓第一課暨新教師思想政治教育。今年正值廣外建校60周年,申明浩在講話中回顧了學校六十載奮進歷程,強調新教職工要深刻理解廣外“外語為根、特色為翼、家國為魂”的育人底色,投身學校高質量發展與國家人才強國戰略實踐中,在新時代接續書寫教育華章。他結合教育家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隊伍的殷切期望,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外語為根·強基立本”:將“心有大我”融入教學,在語言課堂中傳遞中國價值,把論文書寫在祖國大地上,讓研究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二是“特色為翼·拓新破局”:運用AI、大數據等新技術創新教學模式,探索跨學科融合課程,成為教學改革的領跑者。三是“家國為魂·守責同行”:以“樂教愛生”滋養學生成長,構建師生“成長共同體”,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時代新人。

申明浩出席開班儀式并講授第一課
本年度教師發展中心精心設計新入職教職工校本專題,使用國內首部《新時代高校教師教育教學校本培訓教程》教材,按照思政教育、職業教學發展、科研能力發展、法治與校史教育四大模塊開展崗前培訓。
培訓第一日,圍繞思政教育與職業發展展開,依次開展了“大學人事政策”“國際化政策”“教師專業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師德師風暨新時代師德規范”“教學管理規范”等專題內容。特別設置的“新入職教師宣誓儀式”莊重而熱烈,彰顯了教師身份的神圣與責任。“職業與教學發展”模塊聚焦實踐能力與職業規劃。教師們系統學習了“教學管理規范”“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教研項目建設與申報”“人工智能應用教學”“教學生涯發展”等課程。人工智能課程尤為引人關注,不少新教師表示,將積極探索AI在教學、科研、服務學生等方面的融合應用,提升自身數字素養和教育創新能力。
培訓第二日,聚焦科研規范、法治與校史教育。通過“科研政策與學術規范”“科研項目申報”“咨詢報告撰寫”“學術論文發表與生涯發展”等環節,幫助教師們厘清科研工作的制度框架與發展路徑,對新教師的高質量成長與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價值。“法治與校史教育”包括《大學章程》解讀、心理調適講座、校史現場教學等內容,在幫助教師樹立法治意識的同時,也增強了歸屬感與榮譽感。教師們在校史館駐足良久,深入了解廣外辦學60年來砥礪奮進的光輝歷程,深感“廣外共同體”之可親可敬。

參觀校史館
此外,教師發展中心別出心裁地設計了富有校慶特色的打卡點,不僅受到廣泛歡迎,更是新教工融入廣外大家庭的生動體現,同時激勵著新教工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開啟教育事業的新征程,共同書寫廣外的新篇章。

新同事歡迎打卡點
據悉,2025年新入職教職工崗前培訓還包括國情、社情考察、素質拓展以及《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法規概論》《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現代教育技術學》《教育教學技能》(ISW教學技能工作坊+MSF教學咨詢)等專題課程和教研實習等環節。除線下集中培訓外,還開設“網絡平臺課程”“專題講座”“選修精品課程”等模塊,涵蓋教學質量、財務制度、信息化教學、意識形態教育、心理健康等實用內容,滿足教師成長全過程、多層次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