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主辦的第八屆中國智庫建設與評價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會上公布了2025年中國智庫綜合評價研究項目(AMI)評審結果,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共有5家智庫入選。
序號 |
機構名稱(按機構音序排序) |
1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 |
2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地方立法研究基地 |
3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加拿大研究中心 |
4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區域法治研究院 |
5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會計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
入選名單
據悉,中國智庫綜合評價研究項目(AMI)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組織實施,每4年評選一次,綜合評估智庫的吸引力、管理力和影響力,旨在系統評估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發展成果,遴選和推介一批綜合實力強、專業特色鮮明、決策影響力突出的優秀智庫。此次5家智庫入選2025年AMI智庫是對我校開展決策咨詢研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發展需求的認可與肯定。
近年來,廣外充分發揮涉外領域優勢特色,立足當好服務重大戰略的“先鋒隊”,構建“多學科、多層次、多領域”的智庫體系,31個智庫進入省級及以上建設序列,8個智庫入選中國智庫索引(CTTI)來源智庫,5個智庫入選AMI智庫,在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深化服務廣東“五外聯動”,以及強化區域國別知識供給與國家安全支撐、加強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故事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等方面貢獻了“廣外智慧”。
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5家入選智庫簡介
1.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成立于 2009年11月,是廣東省委、省政府設立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獨立法人新型高校智庫。現有專職研究員40余名,設有碩博點4個,人社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聚焦“一帶一路”、全球經濟治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大國關系與區域治理等研究領域,是外交部政策研究重點合作單位、教育部戰略研究重點基地、中聯部“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理事單位、廣東省首批重點建設智庫、廣東省財經委合作智庫。
2.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地方立法研究基地成立于2013年,為推進地方立法的科學化、民主化建設,充分發揮第三方專業平臺在地方立法實踐中的智囊團作用,廣東省人大常委會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合作成立省級研究基地——“廣東省地方立法研究評估與咨詢服務基地”,廣東省法學會地方立法學研究會秘書處設在基地。基地作為廣東智庫聯盟成員,是一個開放式的平臺,人員主要由60余名長期從事立法理論與實務研究的專家學者組成,深入開展地方立法的理論研究,全方位參與地方立法咨詢服務,大力培養地方立法人才,充分發揮基地在地方立法中的智庫作用。
3.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加拿大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是全國42家國別和區域研究培育基地之一,源于1989年成立的廣州外國語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前身)加拿大研究中心,是廣東地區第一所也是我國較早專門從事加拿大教學研究的重要機構。中心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加拿大政治與外交、加拿大經濟與貿易、加拿大社會與法律、加拿大文化與教育。中心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中心,以統籌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為重點,以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和國際影響力為抓手,以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為依托,以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支撐,力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加拿大問題研究的人才庫、信息庫、思想庫和高端智庫。
4.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區域法治研究院。區域法治研究院于2020年3月依托區域一體化法治研究中心建立,是由全國政協原副主席羅豪才教授倡議,并于2010年12月揭牌成立的校級研究機構。2017年10月,區域一體化法治研究中心被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確定為“廣東省決策咨詢研究基地”。2019年,依托區域一體化法治研究中心建立的區域法治研究院,被廣東省教育廳發文批準為“廣東省普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心致力于研究區域法治中的重大法學理論和法治實踐問題,為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現區域法治、法治中國建設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和理論支持。
5.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會計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粵港澳大灣區會計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是廣州市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批準的市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粵港澳大灣區要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為總目標,以提升會計服務能力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開展大數據平臺財會監督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產融結合和金融創新、加強新經濟新模式新會計研究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為三大主攻方向,加強理論引領并發揮財務會計和經濟管理類專家的“智囊團”、“思想庫”作用,促進重大理論問題向應用成果轉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會計與經濟發展,為廣州市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