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9月5日下午,粵港澳高校區域國別研究聯盟成立大會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舉辦。本次大會由粵港澳高校區域國別研究聯盟、中山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廣外區域國別學院(國際關系研究院)共同主辦,來自粵港澳高校的80多名領導、專家學者出席大會。
成立大會前,先召開了專業聯盟委員會內部會議,確立運作體系與協作框架。專業聯盟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參加會議。我校入選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分秘書處單位。廣外黨委常委、副校長申明浩教授等7名專家擔任聯盟成員。
中山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國際翻譯學院院長常晨光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系城市專業主任王珺教授,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葉桂平教授分別代表三所聯盟發起單位簽署協議。

粵港澳高校區域國別研究聯盟發起單位簽署協議
成立大會上,廣外黨委書記石佑啟教授代表學校對聯盟成立致以熱烈祝賀,向與會嘉賓表示誠摯歡迎,并對省社科聯等關心支持廣外區域國別學科建設和發展的同仁表示衷心感謝。他認為,區域國別學是大國之學、強國之基。成立粵港澳高校區域國別研究聯盟,是加強區域國別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積極實踐,是服務國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現實需要。聯盟的成立搭建了跨校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廣外將全力支持聯盟的建設和發展,推動資源共享機制化、課題研究協同化、人才培養一體化、智庫品牌國際化。

廣外黨委書記石佑啟致歡迎辭
廣東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李宜航對聯盟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他認為,粵港澳高校區域國別研究聯盟的成立,是粵港澳三地高校攜手共進的一個里程碑,也是區域國別研究在粵港澳大灣區蓬勃發展的一個新起點。他相信,聯盟的成立將進一步打破粵港澳三地學術資源壁壘,促進優秀成果共享,助推各高校區域國別學科建設與研究水平實現新躍升。

廣東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李宜航致辭
上海市區域國別學會會長、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理事長姜鋒教授肯定了廣外在區域國別學建設的投入與優勢,認為廣外以學部統籌、語言為基、交叉創新、應用為本的實踐,為聯盟提供寶貴經驗。他建議,聯盟深化人才共育機制,推行校際合作培養復合型人才;協同推進智庫網絡,依托大灣區建成果轉化中心,參與全球治理研究。
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工作秘書處主任、高校區域國別學聯盟學術委員會主席羅林教授認為,粵港澳高校區域國別研究聯盟的成立恰逢其時。他對聯盟提出了堅持高位統籌完善協同機制、堅持整體布局集聚優質資源、堅持聯動對接強化協同育人的三點期待。他相信,粵港澳高校區域國別研究聯盟將成為三地教育合作新平臺、服務國家戰略新高地。
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執行院長,上海市區域國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楊成教授表示,當前我國區域國別研究尚處初級階段,難以完全匹配國家戰略需求,聯盟成立正當其時。上海“海派文化”與大灣區“灣派文化”均含“水”之“至柔方能至剛”的特質,契合區域國別學交叉融合特點,期待聯盟延續活力,實現“月月有活動、季季有創新,年年有亮點”。
粵港澳高校區域國別研究聯盟理事長、中山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陳杰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程美寶教授,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葡語國家研究院院長葉桂平教授分別代表聯盟、香港城市大學、澳門城市大學致辭。
成立大會后,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咨詢委員會主任,高校區域國別學聯盟顧問委員會主席楊潔勉教授圍繞 “粵港澳區域國別研究需要通過‘五級聯動’促進高質量發展” 發表特邀學術演講。他指出,要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統籌大灣區集合優勢,學習國內先進經驗,開創跨境合作新局面,通過 “學科交叉、交叉學科、跨界融合、跨境整合、國際合作” 五級聯動,推動區域國別學科高質量發展。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翟崑教授以區域國別學學科建設的“三位一體”路徑為題的特邀學術講演,指出該學科是服務國家對外戰略的應用型基礎學科,具有交叉在地、學用相生屬性,提出學科發展、人才培養、智庫建設“三位一體”建設路徑,并提及高校智庫是關鍵短板,需走嵌入式發展路徑。
大會還舉行了聯盟啟動儀式及聘任儀式。

啟動儀式現場
粵港澳高校區域國別研究聯盟是響應國家戰略、匯聚三地高校力量的重要學術共同體。聯盟將通過機制化建設與學術合作,提升區域國別研究水平,為大灣區國際化及“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智力支持。聯盟成立標志著三地高校在該領域進入“資源聚合、優勢互補、協同攻堅”的新階段。

合影